小区频现“上门”广告 当心“正规外衣”下的安
上门 打起“擦边球”有人从小区、写字楼张贴的广告中,扫码体验上门服务,有人搜索上门APP体验
久坐办公室,腰酸背痛,“上门”对不爱出门的人来说,非常便捷。现如今,上门的广告出现在越来越多小区、写字楼;手机内,越来越多上门APP可供选择……
10月17日,记者下载多款上门APP进行了解,“正规外衣”下潜在的安全隐患、交易、法律纠纷等风险不容忽视,提醒注意。
日前,家住西延路一小区的孙女士向记者反映,她在小区电梯内发现一则上门的广告,内容为“在家享受专业推拿服务”等,让她感到不适。
10月17日上午,记者来到孙女士所住小区,发现电梯里确实有大幅“东郊到家”上门广告。画面上,一位穿着技师服的年轻女孩举着手机,手机上显示着多位理疗师照片、名字、距离和服务状态。现场扫码可进入微信公众号,里面包含立即下单、查看技师、加入我们等内容。简介内容为:一家极速上门服务直约平台,提供专业、正规、安全、快捷的24小时上门服务。点击“立即下单”可以看到,共有7种项目:中式推拿218元/次,60分钟;通络培元298元/次,80分钟;泰式SPA398元/次,120分钟;法式SPA498元/次,120分钟;纤体暖宫SPA298元/次,80分钟;非遗采耳238元/次,70分钟;山城足疗198元/次,60分钟。
小区住户何先生表示,他曾在连续加班后,体验过上门服务。何先生表示,实际服务和广告宣传存在偏差。
有人从小区、写字楼张贴的广告中,扫码体验上门服务,有人搜索上门APP体验。记者查看多款上门APP发现,首页多明显标有“绿色服务”“安全正规”“专业推拿”等字样。但再看下去,情况有所不同。
“按个摩上门”APP的产品功能中,靠谱专区(对于手法好、颜值高、好评多的技师,平台经过认定后,统一放在靠谱专区展示,方便用户快速找到靠谱的技师)和爆照专区(平台推出你敢爆照,我敢下单活动,先看技师现拍照片,核对满意再下单,可有效规避“照骗”的问题)格外吸睛。一些平台设置有社交板块,让“专业服务”变成了“暧昧交友”。其中,不乏技术过硬、人美嘴甜等诱导信息。
依次点入“摩耶上门”“33上门”“点到家上门”“欢乐上门”APP,记者发现,有平台理疗师身着职业装,双手或自然垂放,或轻握置于身前,也有平台理疗师呈现的是个人生活照。记者注意到,多个平台侧重强调照片与本人的“相似性”,而非服务的“专业性”。有APP中,个别技师提出仅接待异性。
资质审核是否过关?有APP中,展示签约商家的营业执照和理疗师资格证书;有APP中,理疗师资格证书仅展示统一的封面,未公开内页信息;有APP中,未提供任何资质审核相关信息。
记者咨询中,有平台客服表示,平台仅提供专业正规服务。“平台设置了监督举报电话,明文禁止技师私收小费,禁止合作技师参与黄赌毒等违法违规行为。”
上门可能存在哪些法律隐患?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傲表示,个人隐私泄露风险:上门服务涉及客户个人信息,如住址、联系方式等。如果师未经客户同意将这些信息泄露给他人,可能会侵犯客户的隐私权。服务质量和安全问题:上门服务的质量参差不齐,可能存在安全隐患。例如,师可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导致客户受伤;或者师携带进入客户家中,给客户带来安全风险;另外如果师在服务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,客户同样可能面临赔偿责任。法律责任不明确:上门服务涉及的法律关系较为复杂,可能导致法律责任不明确。例如,如果师与客户之间发生纠纷,双方可能难以确定具体的法律责任。
刘傲表示,平台有义务确保其提供的服务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。因此,平台应该加强对技师的管理和监督,确保他们不从事违法活动。如果平台未尽到合理的管理监督义务,则有可能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,构成犯罪的应依法承担刑事责任。文/图 记者 陶颖
一个电话,师上门为你,也是一个电话,健身教练来到你住所教你健身……曾经只有在店、健身房里才能进行的这些消费项目,如今通过互联网平台或社交媒体等渠道,变成上门服务的一种新型消费模式,日渐流行后继而形成“上门经济”。然而,随着这种服务模式越来越火爆,其“正规外衣”下潜在的安全隐患、法律纠纷等风险及管理漏洞,在利益的驱使下逐渐暴露出来。
纵观当下趋于火爆的“上门经济”,不论是上门、上门私教、上门收纳还是上门送餐,其实都是商家为消费者“定制”的一款延伸服务,其周到服务顾客的初衷是好的,也因此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。可是,在后期的服务中,个别商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,不在服务质量中提升自己,反而把功夫下在“躲猫猫”“打擦边球”上,一度将原本被诸多消费者认可的一种延伸服务,逐渐经营得“变了味”。
众所周知,“上门经济”的背后,因服务提供方与接受方同处于一个私密空间中,其安全性与隐私性,本来就存在一定风险。如果商家在具体服务中动歪心思,很容易触发“安全性和隐私性”这颗雷。这时候,科学合理地监督管理,就显得至关重要了。
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,任何与之有关的消费等行为,都必然要接受行业部门的监管。反之,每一个新兴事物的出现,我们的相关管理部门,都应该第一时间行使监管权,别让监管出现任何“漏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