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桥街道: “一条龙”服务助推渔民退捕上岸
按照国务院部署,2021年元旦前,长江流域将实现全面禁捕,开启“十年禁渔”。这是保护长江、推动长江绿色发展的重大举措,也是为全局计、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。根据市统一部署,区程桥街道通过“一条龙”服务,助推渔民退捕上岸。
“沉船我来捞、渔网我来起、手续我来办、补贴我先垫,渔民只需要签个字,剩下的事情我们做,‘一条龙’服务,让渔民的船拆得省心、拆得放心、拆得暖心。”近日,程桥街道率先在全区完成渔船渔具收缴工作,街道内29户、58名渔民全部签字退捕并纳入社保,88条渔船进入拆解阶段。
“程桥街道并不靠近长江,但穿境而过的滁河是长江支流,依然属于‘十年禁渔’范围,这让很多渔民对禁捕退捕工作十分不理解。”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根林介绍,为了争取渔民的理解和信任,他和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讲政策、做动员,从与渔民的沟通中,逐渐了解到渔民的顾虑和担忧。原来,程桥街道内的88条渔船,大多为2008年前的老船,有的船船龄甚至已经超过20年,如果按照当时的船只购买价格进行折价补偿,渔民们总觉得吃了亏。于是街道聘请了第三方评估公司,按照当下购买一艘同样船只的价格作为参考标准,再按照船只的新旧程度进行折价,总体来说,如今一艘船的补偿标准,普遍高于当时的购买价格。不仅仅是渔船,渔网、鱼篓、地笼等捕鱼工具全都按照这个原则进行补偿,渔民们对此十分满意。
“我还有好多渔网在水里,最近雨下得那么大,水位那么高,一条老船也沉入了河里,这可怎么办?”补偿政策很好,但是如何统计自己的资产,渔民张大爷犯了难。原来,像张大爷这样的渔民,街道里还有很多。如果靠渔民自己去清理和清点这些还泡在水里的捕鱼工具,不仅需要更多的时间,还存在安全风险。在取得渔民的信任后,街道和社区迅速行动,主动替渔民捕捞水中的渔具,然后登记造册,让渔民签字确认,第三方评估后,工作人员又连夜冒雨将评估报告交到渔民手中。8月1日,星期六,结束了长达一个多月的连续阴雨后,高温天气来袭。当天,街道最后一名渔民签字进保,工作人员为了不耽误进度,又冒着高温,将散落在滁河里的渔具收集托运至待拆解的仓库,至此,街道内29户渔民的渔船渔具全部完成收缴。
“退捕的协议签了,可是拿到补偿款还需要一段时间,船先拆了,如果发生什么意外,拿不到钱怎么办?”有些渔民不禁又担心起来。王根林表示,渔船是渔民重要的家庭资产,渔民们有这样的担忧也是正常现象,毕竟“一手交钱,一手交船”,他们才能高枕无忧。但在通常情况下,相应的补偿资金需要一个过程才能发放到位。为了消除渔民的顾虑,街道又先行筹措200余万资金,把对渔民的补偿纳入优先支付项目,采用前期垫资的形式,彻底消除渔民们的顾虑,使得渔船拆解工作顺利推进。
“我们将持续关注全街退捕渔民的转产就业情况,对有职业培训需求的,及时组织创业培训或技能培训,提升他们创业就业能力;对有求职意愿的,通过专场招聘、开发岗位等,推动退捕渔民实现转产就业。”程桥街道主要负责人说。